qinghuaci_青花瓷 周杰伦
1.青花瓷的历史及工艺
2.中国四大名瓷是哪四大名瓷
3.青花瓷的款式可分为几大类
4.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
5.青花瓷什么时候成为瓷器的主流
青花瓷,始创于唐代,成熟于元代,鼎盛于明清时期。
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觞期。
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,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,而是走向了衰败。
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。元青花瓷的胎由于用了“瓷石+高岭土”的二元配方,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,烧成温度提高,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。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,造型厚实饱满。
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。明永乐、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,以制作精美著称;清康熙时以“五彩青花”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。
青花瓷历史悠久,据考古工作者发现,唐代时河南省的巩县窑就有原始青花制作。到了元代江西景德镇已能生产装饰精致的产品了。明代青花瓷在元代基础上更是光彩夺目,无论是景德镇的官窑,还是各地民窑,都不乏有精美之作。
特别是永乐、宣德和成化、嘉靖及万历朝官窑烧制的青花瓷,以其胎釉精细、青色浓艳、造型多样、装饰丰富而著名于世。
扩展资料:
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。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
青花瓷以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然后覆盖上一层较薄的透明釉,经高温一次烧制而成.烧成后釉面清爽透亮,纹饰灵动而不失规矩,其表面的青花发色含蓄沉静,历久弥坚,简直可以用“难以磨灭”来形容.如今,业界把元青花和清代康雍乾时期官窑出产的青花瓷作为收藏的首选。
百度百科-青花瓷(瓷器品种)
青花瓷的历史及工艺
1、看胎质,鉴别元青花瓷可以看胎质,元代青花瓷的胎质重而坚,器壁较厚,大器较多。但是元青花瓷含杂质多,胎里一般都会有铁褐色小点。
2、看气泡。真正的元青花瓷是用柴木窑烧制而成,瓷器的气泡显得巨细不一,并且气泡比较亮堂。而仿品大多是用气窑烧制而成,瓷器的气泡较细小,巨细相间、不透亮。
3、看颜色。青花发色有浓艳、正艳、青灰三种,真正的元青花用的是进口的苏麻离青料,烧制成的青花颜色为深沉蓝中带点紫色,青中会泛点绿色。
4、看圈足。元青花瓷大部分都是宽而较矮的圈足,并且器底、器内、盖内不施釉,但是大多数器内和器底有釉斑,并且罐瓶类的胎体多为四段三接。
5、看纹理。元代器物大多用的是手艺拉坯或脱坯成型技术,在元青花的瓶、罐等器物内壁会留下明显的指纹和旋纹,因此器物内壁没有指纹和旋纹的元青花很可能是的。
6、看釉面。从元青花的釉面来看,元青花瓷器用的是蘸釉、浇釉和刷釉技术,因此真正的元青花釉质饱满、肥厚,但是欠缺平坦度。而现代仿品用的是电动空气压缩机,釉面会非常润滑、平坦。
7、看纹饰、从元青花的纹饰来看,真正的元青花纹饰繁密、层次较多,以七至九层纹饰比较常见,也有的元青花纹饰多大十几层,而这些纹饰主要绘画的是佛教、道教纹饰和中华民族前史故事。
中国四大名瓷是哪四大名瓷
青花瓷(blue and white porcelain),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
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
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
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。
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。
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。
明清时期,还创烧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红彩、黄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品种。
苏麻离青
苏麻离青,即苏泥麻青、苏勃泥青、苏泥勃青等。
其名称的来源,一说是来自波斯语“苏来曼”的译音。
这种钴料的产地在波斯卡山夸姆萨村,村民们认为是一名叫苏来曼的人发现了这种钴料,故以其名字来命名此料。
另一种说法是,苏泥麻青应为苏麻离青,是英文 *** alt的译音,意为深蓝色或绘画用的深蓝色粉末颜料。
此料属低锰高铁类钴料,故青花呈色浓重青翠,有“铁锈斑痕”,俗称“锡光”。
元青花的一部分和明永乐、宣德官窑所用青料均是这种,产地均在古波斯或今叙利亚一带。
平等青
平等青,又称陂唐青,产于江西乐平。
明“空白期”晚期和成化、弘治、正德早期时使用。
此料呈色淡雅、青亮、稳定,尤其使成化青花器名噪一时。
石子青
石子青,又称石青,产于江西高安、宜丰、上高一带。
此料单独使用时,青花发色灰暗甚至发黑,明清二代民窑普遍用此料,官窑则用于与回青调和使用。
回青
回青,有产于西域、新疆、云南等多种说法。
此料发色菁幽泛紫,若单独使用则浑散不收,故多与石子青混合使用。
明代嘉靖至万历前期多用此料。
其中分上青:混入石子青10%,用于混水(填色),发色青亮;中青:混入石子青40%,用于设色(勾勒轮廓),笔路分明清晰。
浙料
浙料,又称浙青,产于浙江绍兴、金华一带。
国产料中以浙料最为上乘,其发色青翠,明代万历中期至清代,景德镇官窑青花器均用此料。
珠明料
珠明料,产于云南宣威、会泽、宜良等县,其中以宣威料最好。
此料发色明丽纯正。
康熙青花多用此料。
上述国产钴料多属高锰类。
化学青料
化学青料,即用化学制品氧化钴配制的青料。
发色紫蓝、纯粹、浓艳,但轻浮而缺乏附着力,价格也低廉。
使用此料制作的青花器,缺乏天然青料的美感。
唐青花
唐代的青花瓷器是处于青花瓷的滥殇期。
现在能见到的标本有20世纪70—80年代扬州出土的青花瓷残片二十余片;香港冯平山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青花条纹复;美国波士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花卉纹碗;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一件鱼藻纹罐;南京博物院收藏的一件点彩梅朵纹器盖。
通过对扬州出土瓷片的胎、釉、彩进行研究,并对唐代巩县窑的物质和技术条件进行分析,初步断定唐青花的产地是河南巩县窑。
近年来在巩县窑窑址出土了少量青花瓷标本,由此进一步确认了唐青花的产地就在河南巩县窑。
从扬州出土的青花瓷片来看,其青料发色浓艳,带结晶斑,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,应是从中西亚地区进口的钴料。
胎质多粗松,呈米灰色,烧结度较差。
底釉白中泛黄,釉质较粗。
胎釉之间施化妆土。
器型以小件为主,有
复、碗、罐、盖等。
纹饰除丹麦哥本哈根博物馆收藏的鱼藻纹罐以外,其余的均为花草纹。
其中花草纹又分两大类,一类是典型的中国传统花草,以石竹花、梅花等小花朵为多见;另一类是在菱形等几何图形中夹以散叶纹,为典型的 *** 图案纹饰。
从这一点看来,并结合唐青花出土较多的地点(扬州为唐代重要港口),可证明唐青花瓷器主要供外销。
宋青花
唐青花经过初创期以后,并没有迅速发展起来,而是走向了衰败。
到目前为止,我们能见到的宋青花只有从两处塔基遗址出土的十余片瓷片。
一是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塔塔基,共出土13片青花碗残片。
该塔的塔砖上有绝对纪年北宋“太平兴国二年”(7年);另一处是10年在浙江省绍兴市环翠塔的塔基,出土了一片青花碗腹部的残片。
该塔塔基出土的塔碑证明此塔建于南宋咸淳元年(1265年)。
这十余片宋青花瓷片,都是碗的残片。
胎质有的较粗,有的较细。
纹饰有菊花纹、圆圈纹、弦纹、线纹等。
青花发色前一处的较浓、发黑;后一处的较淡。
发色较黑者,应是外罩透明釉太薄的缘故。
浙江省本身就有着丰富的钴土矿,这些青花瓷应该就是使用了本地的钴料。
它们与唐青花并无直接的延续关系。
元青花
故宫博物院藏元青花瓷(8张)
成熟的青花瓷出现在元代的景德镇。
元青花瓷的胎由于用了“瓷石+高岭土”的二元配方,使胎中的Al2O3含量增高,烧成温度提高,焙烧过程中的变形率减少。
多数器物的胎体也因此厚重,造型厚实饱满。
胎色略带灰、黄,胎质疏松。
底釉分青白和卵白两种,乳浊感强。
其使用的青料包括国产料和进口料两种:国产料为高锰低铁型青料,呈色青蓝偏灰黑;进口料为低锰高铁型青料,呈色青翠浓艳,有铁锈斑痕。
在部分器物上,也有国产料和进口料并用的情况。
器型主要有日用器、供器、镇墓器等类,尤以竹节高足杯、带座器、镇墓器最具时代特色。
除玉壶春底足荡釉外,其它器物底多砂底无釉,见火石红。
元青花的纹饰最大特点是构图丰满,层次多而不乱。
笔法以一笔点划多见,流畅有力;勾勒渲染则粗壮沉着。
主题纹饰的题材有人物、动物、植物、诗文等。
人物有高士图(四爱图)、历史人物等;动物有龙凤、麒麟、鸳鸯、游鱼等;植物常见的有牡丹、莲花、兰花、松竹梅、灵芝、花叶、瓜果等;诗文极少见。
所画牡丹的花瓣多留白边;龙纹为小头、细颈、长身、三爪或四爪、背部出脊、鳞纹多为网格状,矫健而凶猛。
纹饰多为卷草、莲瓣、古钱、海水、回纹、朵云、蕉叶等。
莲瓣纹形状似“大括号”,莲瓣中常绘道家杂宝;如意云纹中常绘海八怪或折枝莲花、缠枝花卉,绘三阶云;蕉叶中梗为实心(填满青料);海水纹为粗线与细线描绘相结合。
明清青花
明清时期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又走向衰落的时期。
明永乐、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,以制作精美著称;清康熙时以“五彩青花”使青花瓷发展到了巅峰;清乾隆以后因粉彩瓷的发展而逐渐走向衰退,虽在清末(光绪)时一度中兴,最终无法延续康熙朝的盛势。
总的说来,这一时期的官窑器制作严谨、精致;民窑器则随意、洒脱,画面写意性强。
从明晚期开始,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。
1、明初(洪武朝1368--1402)的青花器有大小盘、碗、梅瓶、玉壶春瓶等。
所用青料以国产料为主,也不排除有少量进口料。
青花发色有的淡蓝,有的泛灰。
前者有一部分有晕散现象。
纹饰布局仍有元代多层装饰的遗风,题材也变化不大,但许多细节已有变化:如蕉叶的中梗留白;花瓣留白边较之元代更明显清晰;牡丹叶子“缺刻”部位较深,不如元代的肥硕;菊花绘成“扁菊”,花芯以方格纹表现;龙纹仍是细长身,但除了三、四爪外,已出现五爪,爪形似风轮,气势不如元龙凶猛矫健。
纹饰的如意云头由元代的三阶云改为二阶云;莲瓣纹内多绘佛家八宝(元代多绘道家杂宝)。
碗、小盘多绘云气纹,仅绘于器物外壁的上半部。
器物底足多平切、砂底无釉见窑红。
未出现年款,带款的器物也极少。
详细见 ://baike.baidu/view/33124.
青花瓷的款式可分为几大类
中国四大名瓷分别是青花瓷,粉彩瓷,玲珑瓷,颜色釉瓷,青花瓷器为其冠首。玲珑瓷被称为镶玻璃的瓷器,以玲珑剔透。粉彩瓷享有东方艺术珍宝的美誉,粉彩亦称软彩,是瓷器的釉上装饰。颜色釉瓷,用铁,铜,钴,锰等氧化物,配制成不同的色料。
1、青花瓷
青花瓷,淡雅隽逸,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四大名瓷之首,是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,工匠们以含有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在上面盖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,早在唐宋青花瓷就初见端倪,并在永宣迎来发展高峰,后又因乾隆粉彩的发展在当时走向衰退。
而当代的景德镇陶瓷青花则继承了各代青花的优点,在现代陶瓷艺术的****带领下,绽放出夺目的光彩,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数青花大王王步,他创造性地运用铁线描的笔法,以大写意法开创分水写意法,为当代青花陶瓷艺术又开启了一种崭新的风气。
2、粉彩瓷
粉彩瓷粉润丰腴,粉彩瓷脱胎于珐琅彩,继承于明代出现的五彩瓷,是一种典型的釉上彩,画面粉润柔和,色彩丰腴富丽堂皇,它需要在事先烧制好的白瓷釉面上勾出图案,再填上一层玻璃白,然后用彩料描绘洗染,入炉二次烘烤而成,因为玻璃白具有乳浊效果,所以经过玻璃化的各种彩料,会呈现出浓淡凹凸的变化,增加彩绘的表现力。
也正因为这种表现力,粉彩瓷具备了其它瓷没有的层次感,更加富有诗情画意,也因此博得东方艺术明珠的美称,时至今日,景德镇不断涌现的粉彩窑口丝毫没有让这颗明珠落入凡尘,他们将仿古和创新融合,用细腻的笔触,亮泽柔润的色彩,不断让更多人了解到这件中华瑰宝。
3、玲珑瓷
玲珑瓷是在明宣德年间镂空制瓷工艺的基础上面,创造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品种,已有500多年的历史,被称为镶玻璃的瓷器,以玲珑剔透,晶莹雅致,而蜚声中外,它融青花技艺之长,集雕镂艺术之妙,瓷工用刀片在坯胎上露出米粒状的洞,被人们称为玲珑眼。
后经多次施釉填平米洞,并配上青花装饰入窑烧制而成,碧绿透明的玲珑,和淡雅青翠的青花相互衬托,釉面光洁料色青翠,玲珑剔透,向世界展示着我国古代制瓷业顶级的技术成就和艺术高度。
4、颜色釉瓷
颜色釉瓷是通过在用料里添加金属氧化物,经过特定的温度和窑炉气氛,从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,用万紫千红来形容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的颜色釉,那是非常恰当的,从隋唐到南方越窑和北方唐三彩,到入宋后景德镇影青瓷,中国但是使用颜色釉料装饰陶瓷最早的国家之一。
不仅红紫不论什么颜色都可烧制,红釉光洁华丽,青釉素洁雅致,黄釉明朗清晰,花釉斑驳古雅,釉色可谓五彩缤纷,晶莹夺目,被誉为人造宝石是瓷器中最富神秘色彩的艺术。
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
青花瓷的种类有以下5种:唐青花,发色浓艳,带结晶斑,胎色呈米灰色;宋青花,胎质有粗有细,纹式以菊花纹为主;元青花,器形厚实饱满,胎质疏松;明青花,具有强烈的画面写意性;清青花,胎体粗糙厚重,胎质细腻致密。
1、唐青花
唐青花产于河南巩县窑,其青料发色浓艳,带结晶斑,为低锰低铁含铜钴料,在烧制之后胎质粗松,胎色呈米灰色,烧结度较差,底釉也是白中泛黄,并且略微粗糙的,所生产的器形以小件为主,上面的纹路主要为花草纹。
2、宋青花
宋青花于1957年发掘于浙江省龙泉县的塔塔基,胎质有的较粗,有的较细,纹式以菊花纹为主,在青花发色前一处看起来明显较浓、发黑,后一处的则较淡。
3、元青花
元青花的制作技艺已经比较纯熟了,因为其在制作的过程中用了瓷石加上高岭土的二元配方,使瓷土中的氧化铝含量增高,导致元青花器形厚实饱满,胎色略带灰黄,胎质疏松。
4、明青花
明青花以制作精美著称,这一时期的青花瓷已经达到了鼎盛的时期,明青花官窑器形制作严谨精致,民窑器形则显得随意洒脱,具有强烈的画面写意性,吸收了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。
5、清青花
清青花的器形受到粉彩瓷的影响,开始逐渐减少,但康熙时期的“五彩青花”则使青花瓷发展到了新的高峰,但之后却走向了衰落。清青花器形主要有炉、觚、瓶、大小盘、碗、罐等,胎体粗糙厚重,但胎质却是细腻致密的。
青花瓷什么时候成为瓷器的主流
青花瓷的特点和意义如下:
青花瓷的特点
1、色彩鲜艳,永不褪色
青花瓷的纹路由氧化钴料绘成,烧制完毕后,其颜色鲜艳、美丽且统一,没有色差,也不会
出现变色现象,永不褪色。
2、图案丰富,种类齐全
青花瓷表面的图案明净素雅,似中国画般充满魅力,其纹饰主题可大致分成植株花草、鸟兽
禽鱼、风景人物、梵文图案等种类。
3、耐高温,性质稳定
青花瓷属于釉下彩瓷,其泥胚、颜料和釉都是在1300度左右烧制而成的,高温条件下,它不
易发生反应。使用青花瓷餐具时,也可以把它放进微波炉加热。
青花瓷的意义
青花瓷寓意着庄重、喜庆、吉祥、进取,是儒家文化积极入世思想的自然体现。
青花瓷介绍
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中华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。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,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,再罩上一层透明釉,经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。钴料烧成后呈蓝色,具有着色力强、发色鲜艳、烧成率高、呈色稳定的特点。
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。明代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清康熙时发展到了顶峰。明清时期,还创烧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红彩、黄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。
青花瓷在明代成为瓷器的主流。
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,常简称青花,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,属釉下彩瓷。原始青花瓷于唐宋已见端倪,成熟的青花瓷则出现在元代景德镇的湖田窑。明代时,青花成为瓷器的主流。明清时期,还创烧了青花五彩、孔雀绿釉青花、豆青釉青花、青花红彩、黄地青花、哥釉青花等衍生品种。
明朝是青花瓷器达到鼎盛的时期,明永乐、宣德时期是青花瓷器发展的一个高峰,以制作精美著称。这一时期的官窑瓷器制作严谨、精致;民窑器则随意、洒脱,画面写意性强。从明晚期开始,青花绘画逐步吸收了一些中国画绘画技法的元素。
青花瓷的分类列举如下:
1、纪年款
在青花瓷上,用写、刻、印等方法标明瓷器烧造年代的款识,称为纪年款。纪年款又分帝王年号的年款和以天干地支表明年号的干支款两类。明代永乐年间,在青花瓷上开始出现纪年款,篆书字体飘逸流畅,边饰莲瓣纹。宣靖款端庄刚劲。成化款铁划银钩,釉面有云蒙气。嘉靖款笔画粗重,劲中藏秀。
2、吉言款
吉言款是在青花瓷上书写含有吉祥寓意的词句,民间青花瓷上常普遍见到。字体多为行草,潇洒飘逸,一气呵成。
3、堂名款
以典雅的堂名、人名书写在瓷器上,作为私家收藏的标志。
以上内容参考:百度百科-青花瓷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